第(1/3)页 说起海盐晒制,自然不能不提古代制盐工艺的发展。 食盐这东西,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个暴利产业。 自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后,盐铁一直都是管制物品。 每一次当国家遭遇财政危机,就需要想办法从盐铁收入上搞回来。 但在秦汉之时,食盐的制取方式任旧极为落后。 这个时代制盐只有一种方法——煎煮法。 无论是海盐、湖盐、井盐还是岩盐,其制取方法都是通过手段,将带有盐份的卤水煎煮,直到水分蒸发,便得到了最原始的盐。 这种制取方式,虽然也有提纯步骤,可精盐产量却极少。 往往只有锅上沿一圈白色晶体,可以作为精盐售卖。 至于下层颜色斑驳的粗盐,便是寻常百姓的日常调味品。 这种粗盐秦瑱自然也吃过,由于其中藏着大量镁离子和杂质,味道又苦又涩。 即便是精盐,也带着一丝苦涩的味道。 在这种情况下,智慧的劳动人民自然便将目光放到了海盐之上,由此形成了海卤煎盐工艺。 比如糜家,就是靠海盐以及海货起家。 但海卤煎盐工艺步骤繁琐,远远没有井盐利润高昂,且质量低下,比不上井盐。 因而糜家在起家之后,就将产业变成了倒卖货物。 所以在此时听到秦瑱晒盐之法时,糜竺惊到了。 不是煮,而是晒! 晒盐之法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。 可单纯靠晒,晒出来盐压根没法吃,甚至有的人吃了脸色还会发黑,死状颇为恐怖。 在尝试不成之后,他家自然就打消了念头。 而现在,秦瑱却再次提了起来,一下子就他的兴趣勾到了顶点,问出了方才之言。 只要秦瑱的办法不是夸口吹牛,那其中蕴藏的庞大经济效益,便足以让他糜氏暴富! 看着糜竺惊讶的眼神,秦瑱便笑道: “子仲此言说的,瑱岂是那等夸口胡言之人!” “我说有法,自然有法,而且依照我办法所制海盐,比当今世上精盐更为美味。” 正是学遍数理化,走遍全天下。 作为一个理科生,粗盐提出对他来说极为简单。 只要通过这个时代已经有的黑卤、黄卤、加上吸附作用,就能轻而易举制出精盐。 这种精盐,对这个时代来说,是超越时代的超级商品,物美价廉,可以轻而易举垄断制盐市场。 本来这个办法他是准备夺取江东之后再用的。 可现在看着糜竺苦哈哈的模样,还是决定提前拿出来。 正好现在陈瑀被陈登从海西拉走,海西作为糜家老巢,可以作为他们的一块飞地产盐。 可他这么一说完,便见糜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。 好似看到了一个绝世美人一般,一双手紧紧将他拉着,激动道: “既有此法,军师速速教我,莫说三七分成,便是二八也可!” “但有一点,勿再藏私,速速与我观之!” 见其这般激动模样,秦瑱自不再犹豫,当即令人拿来纸张,将晒盐工艺与提纯工艺写了出来。 糜竺见之,自是如获至宝,喜不自胜。 可他欣喜之中,又注意到了手上的纸张,不由一异道: “这便是军师所研制的纸张?” 他除了是个商人之外,也是一个文人,立马就注意到了手上的东西的与众不同。 要知道寻常的蔡侯纸,是采用树皮、破鱼网、破布、麻头所制。 入手重,且质地粗糙,容易浸墨。 可他手上的纸却颇为轻薄,色调比蔡侯纸的褐色更浅,偏于灰色。 而最关键的一点,是墨迹在纸上没有散开,看起来远比蔡侯纸更为整洁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