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卖盐是门技术活-《永乐逆子,朱棣心态崩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此刻徐皇后还在回宫途中,恰巧与皇帝陛下错过。

    “娘娘,锦衣卫那边密报,我燕军兵抵长江时,黄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,与苏州知府姚善倡义勤王,后金陵被我军攻克,建文帝下落不明,黄子澄欲与姚善到海上招募军队,疑似正潜藏在嘉兴一带密谋举事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徐皇后凤目一凝,浑身杀气毕露!

    “传旨锦衣卫,还有凤卫,不惜一切代价,揪出这个贼子!”

    素心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朱高希正带着熊犇熊罴辛苦制盐。

    三人分工明确,熊大磨豆浆,熊二控制火势,朱高希亲自调和卤水豆浆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逐渐流逝,一天一夜就这么过去了。

    直到天明鸡叫,三人也累得不行了,熬煮完最后一锅盐,这才终于停下了。

    朱高希累得一屁股瘫软在地上,连动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熊犇熊罴两兄弟也好不到哪儿去,同样是疲惫到了极点,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,一起瘫坐在朱高希身旁。

    熊犇还将提炼好的雪盐整齐装进了罐子里面。

    “公子,都在这里了!”

    “咱们一共用两百斤矿盐,提炼出了六十斤雪盐!”

    六十斤雪盐!

    接近三比一的概率,看似产量不高,但价值却翻了好几倍不止。

    矿盐十文一斤,两百斤不过才两贯钱!

    而雪盐至少要卖三百文,六十斤就是十八贯钱,直接就翻了九倍啊!

    这还只是他们一天一夜的成果,就净赚了十六贯,按照标准价格就是十六两银子。

    一天十六两,一个月就是四百八十两,一年就是五千七百六十两!

    要知道,在大明,寻常百姓一年的收入也才十两左右,好一点的私塾先生一年算上束侑学费这些可以挣到二十两左右。

    而一个正七品县令,年俸算上补贴什么的,也才五十两左右。

    所以说,朱高希这挣钱的本事,已经远远超过大部分的百姓官员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