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削藩!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。 杨溥作为一个饱读诗书之士,当然看得出来眼下大明分封诸王制度的隐患所在。 嗯,就算没读过书的人,现在也看得明白了。 建文皇帝朱允炆为什么要削藩? 因为藩王拥兵自重啊! 你看靖难之役不是就来了吗? 懿文太子朱标这一系的皇位,被燕王朱棣这一脉给夺了过去,这就是分封诸王的恶果! “据闻当年太祖高皇帝意图分封诸王,群臣中不少有识之士都进言劝谏,奈何太祖高皇帝听不进去啊!” 杨溥忍不住叹了口气。 太祖高皇帝如果没有分封诸王,哪儿会有现在这一场充满血腥的改朝换代啊! “汉高祖刘邦,大行分封,其结果长成了诸王之乱!” “唐皇李隆基,遍设藩王,其结果引起了安史之乱!” “自汉唐以降,诸王之乱史书可绝啊?均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呐!” 杨溥借着酒劲感慨道。 也只有在朱高希面前,他才敢说出心声。 然而朱高希却笑着摇了摇头。 “兄长,你只看到了结果,却没有看到过程。” “哦?”杨溥来了兴趣,“贤弟有何见解?” “其一,藩屏王室,国柞永久。” “太祖高皇帝是想利用赋予诸王节制兵马的权力,然后转移军事权力,将功臣宿将手中的军权转移到自己儿子手中,防止这些功臣勋贵尾大不掉。” 对于这个理由,杨溥沉着脸点了点头。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。 明初军中一切大权,都在那些开国名将手中。 比如大将军徐达,比如大都督李文忠,还有冯胜、邓愈、汤和、蓝玉等人手中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