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也就是说,黄河之北千里无烟,江淮之间鞠为茂草,这并非只是一句空口白话……” “夏原吉!你大胆!” 他话音未落,朱高燧就怒喝道。 黄河之北千里无烟,江淮之间鞠为茂草,这句话从一开始就是在控诉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致使百姓死伤相藉! 可这夏原吉,竟敢当着皇帝陛下的面儿说出来,简直混账至极! 这朱高燧一向喜欢偏帮,更何况是自家父亲。 朱棣喜欢这个儿子,毕竟是小儿子,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,小儿子不是他,而是杰出优秀的爔儿。 所以朱棣脸这次却是脸拉了下来,道:“国家大事,难道还要你做主?出去!” 朱高燧原本开开心心地回来复命,结果现在平白无故挨了顿骂,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拱了拱手就气恼恼地走了。 等他走后,朱棣才终于看向夏原吉。 此人,是个大才。 黄河以北民户亏空严重,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难题。 当然,这也是许多朝臣公卿都没有察觉到的细节,或者说即便他们知道也不敢当面提及的事情。 朱棣下意识地皱眉,追问道:“这又如何呢?” 如何? 这就是问策了。 夏原吉清楚,新帝真正的考验来了。 “这对朝廷而言,有着巨大的隐忧。” “陛下素来英明,一旦北方的在册人丁再这样下降下去,势必会引发马政崩坏,千里无人烟,如此北方各处军屯的人丁和补给,都会出现巨大的问题!” “若朝廷不趁现在着手解决这个隐患,长此以往,百年之后……一旦大漠的蒙古蛮夷趁势崛起,朝廷如何制之?只怕会落得个跟前宋一样的下场!” “嘶......” 殿中落针可闻,便连朱棣也屏住了呼吸。 前宋被金国杀得险些亡国,最后南逃偏安一隅,再无收复失地之举,靖康之耻历历在目啊! 大明,绝不能成为第二个赵宋! 朱棣又忙问道:“如何得解?” “加强北平行在,疏浚南北运河。促使南北交流,迁徙民户至北平行在,或可暂缓。” 加强北京城…… 疏浚南北运河…… 朱棣与道衍对视了一眼,随后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。 因为,他们早就谋划好了……迁都! 这夏原吉……果真是个大才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