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高希看向众人,笑道:“回到刚刚咱们两京制的话题。” “不用我多说,你们应该就明白,两京制想要推行下去,最大的敌人是谁了吧?” 迁都北平! 推行两京制度! 彻底平衡大明王朝的南北分裂隐患! 这等稳固社稷的大政方针,谁又会反对呢? “江南士绅!”夏原吉脱口而出。 朱棣和道衍勃然变色! 没错! 就是这江南士绅! “其实这两京制度,最大的难点,在于南方士绅!” 朱高希向夏原吉点了点头,给出了一个残酷答案。 此话一出,朱棣和姚广孝顿时对视了一眼,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。 为什么是江南士绅? 还不是因为如今的朝廷,遍布南方士绅,几乎要以南方士绅为主了! 朝士半江西,翰林多吉水,这句民间戏言,可并非只是什么简单的戏言啊! 甲科进士中,江西学子更是表现出惊人的科举天赋,整个洪武期间共录六科进士八百八十一名,江西占到一百四十七名,仅次于浙江,位居大明省份第二。 而江西之所以能够一跃成为科举大考的主力军,与江西缙绅官员脱不了干系。 虽然还不至于泄题舞弊什么的,但是大量的江西籍官员毕竟在朝中为官啊,科举大考什么格式什么章程,最近朝堂之上又有什么风声,他们难道还不清楚吗? 换句话说,江西学子不但底蕴深厚,而且还提前知晓了科举主题,提前推测到了方向标,那么应试中举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了。 这就是上面有人的好处! 朱棣和道衍是什么人物,他们哪里会看不到? 只是眼下新朝初立,永乐帝想要坐稳江山,不得不倚仗容忍这些南方士绅罢了,毕竟南方士绅掌控着江南,掌控着国朝赋税的半壁江山,他朱棣就算再怎么不爽也只能忍着! 等到他真正坐稳了这个皇位,到时候再来慢慢清算也不迟! 第(2/3)页